
翻開塵封半個世紀前的一份校刊,其上有一則百來字的短消息:“11月5日,110班30多位同學去北站迎來了來自英雄的越南人民共和國的學生。這兩位同學是來我院矽酸鹽專業學習的🪐。……👩🏭,這是我院第一批來自人民民主國家的留學生🔺,也是我院光榮的新任務🟩。”筆者又查閱了《華東化工學院誌》,其中1956年的校大事記中簡要記敘道:“11月5日🚵🏻,本院首批接受外國留學生(越南)來院學習”。由此可知,我校是從1956年首次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的🐫🏋🏼♀️。
根據當時有關檔案記載,這兩位越南留學生(孫燦🏂,阮成慧)早在1954年8月已來華學習🌺,修中等專業課程✣👨🏿🎓。鑒於他們優良的學習成績和適應越南政府培養高級建設人才的需要,經我國教育部同意分配他倆來我校矽酸鹽工學專業繼續深造。從1957年元旦兩位留學生寫給張江樹院長和全體師生員工的賀信可知🤲🏼,在學校許多幹部✍🏽💗、老師和同學的關心幫助下🧝🏼♀️,他們在我校的留學生活是緊張而快樂的,思想上😆、學習上都取得了很大進步🥋,並決心不辜負毛主席和胡主席的教導👨🏻💻,努力學習👜,為爭取早日實現祖國(越南)的統一作貢獻🪈🔔。他倆還向學校贈送了一份節日禮物👱🏿♀️:一幅胡誌明主席像。另外,在1958年3月21日我校報送給教育部的有關留學生培養情況匯報材料上有“我院歷年來未曾有過外國留學生畢業和肄業”的陳述🕜,則進一步證明了這兩位越南留學生是我校建校以來的首批外國留學生🚸。
湊巧的是筆者還找到了一張1960年3月21日拍攝的我校歡送越南留學生孫燦赴天津大學學習的留念照片,這是展現我校當時培養外國留學生唯一的情景資料,彌足珍貴🗣。據分析🤹🏽♂️👋🏽,這位留學生應該是屬於“交換生”,因為,後來也有來自天大的羅馬尼亞籍留學生到我校來繼續培養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