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1987屆夜大校友回母校參加55周年校慶之際
1982年9月🦉,經過數百人參加市統一考試後🦫,有64名來自本市各項各業不同年齡的青壯年學生🧑🏻🤝🧑🏻🔝,被剛恢復招生的華東化工學院夜大學錄取⚉。他們分成化學工程和應用化學兩個專業,將進行漫長的為期五年的本科學習,上課時間主要安排在每周的一、三🎅🏼、五晚上和周六下午🙈,地點在盧灣區斜土路716號當時的分院內🚴🏻,管理人員與師資均由總院派出。
夜大學生的學習是非常緊張、非常艱苦的,因為他們均是在職的👨🏻🎨,主要是利用業余時間來學習。他們白天要上班🩶,工作都十分繁忙,有的在管理崗位上作領導🎰,有的在生產第一線頂崗,一天下來早已累得夠嗆💝,但他們不能回家休息,還要從全市四面八方擠好幾輛公交車到學校來上課。為了準時趕到學校,絕大多數學生的晚飯是得不到保證的🏌🏻♀️,只能在路上、車上啃幾口幹糧充饑🎡,不少人要等到晚上上完課後回到家才能吃👩🏻🏭。有些學生已成家☆✊,上有老下有小👉🏽,是家裏的頂梁柱,但為了學習,他們只能苦苦地撐著,可以說是咬緊牙關在堅持學習👨🏿🎤。夜大學生當時艱苦學習的情景,現在回想起來仍難以置信、難以想象🚧。
雖說是夜大,是業余學習,但同學們的學習態度和精神面貌卻毫不含糊。他們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做筆記,課間10分鐘的休息也不放過🙆🏽♂️,時常圍著老師提問答疑,或三五成群相互切磋🙍🏽♂️,有的還在趕做要交的作業🆕🟩,謂爭分奪秒毫不過之。為學生上課的老師,也都非常認真,他們中的大多數要從總院趕過來💆🏽,不辭白天工作的辛勞,站在講臺上要連續上兩節課👩👧。有些老師已接近退休年齡,但為了傳授知識於學生🤵🏽,也忘了講課的勞累,神情專註地與學生打成一片,上好每一堂課🛻。夜大的教學質量深為學校領導和教師稱頌,每次測驗、考試與總院同步👱🏿♀️,用同一份試卷,其學習成績均好於全日製學生。這是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夜大堅持嚴格管理、各項措施得到有效落實的充分體現。
經過一千八百多個的日夜奮鬥,這批夜大學生終於在1987年7月出色地完成了學習任務🖌,順利畢業。20年後的今天,他們早已碩果累累。現在他們當中約有四分之一在國外工作、定居🐟,許多學成回國、或在國內繼續學習工作的,也已成為大學教授、企業老總📘🧬、技術骨幹、領導幹部等👨🦱,都在為國家的建設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夜大校友也時刻關註著母校事業的發展🧑✈️,在自己工作、研究的各個領域中經常與學校開展合作🫃🏿🫅🏻,努力推動華理事業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