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處呈現的兩枚校徽:上一枚是建校初期供我校教工佩戴的;下一枚是1980年8月學校由“上海化工學院”恢復為“華東化工學院”原名後製作的(也為教工版)。仔細對比不同時期的兩枚校徽🧔🏽♀️,可以發現差異較大💆🏼♀️✶。
根據學校早期許多檔案用紙和1956年出版的校報刊頭,以及1953年、1963年的校名門牌等采用的校名字體(樣)👨🏿🌾,可以佐證第二枚校徽上呈現的校名字體是我校前身華東化工學院的“規範”用字,為我國著名書法大師舒同於1952年10月所題寫(時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慣稱舒同體。
上一枚校徽為何不完全照用舒同為我校題名的字體𓀈?是模具製作工藝產生了偏差?抑或舒同先生寫過兩個版本?種種疑惑,現在可能已無法考證。但這枚校徽絕對是“真貨”,是現在已經很難覓到的“奇貨”,也正是其所用字體的不同,使我們無可辯駁地確信它不是改革開放後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