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0年代華理老師歡送學生應證入伍
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正在學校內緊張開展,征兵辦和各學院全面發動大學生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報名,爭取光榮參軍⛓️💥。與往年不同🍲,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征兵命令要求🧑🏽🦲,今年上海全部要征招高中畢業以上文化青年入伍🚘,且擴大在讀大學生比例👰🏼♂️,其指標首次突破千人大關。
翻開華理的歷史,選送政治可靠🏇🏿👱🏽♂️、品德優良、作風正派✍🏿、身體健康、成績優秀的大學生應征入伍參加解放軍,有著悠久而光榮傳統。早在建校初期🛀🏽,我校就有數以百計的各屆級大學生⬛️,以國家利益為重♠︎,放棄學業,遠離家鄉和親人,到條件非常艱苦的人民軍隊去參軍,以高昂的熱情、無私的行動👨🏻🦯➡️,實現保家衛國和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黨的崇高誌向🤳🏿📙。我校首任院(校)長張江樹教授就在建國初期毫不遲疑地將一雙兒女送往抗美援朝戰場,其長子那時才16歲,在讀高中👃,本該可以順順當當地考大學繼續深造的;而還在南京大學醫院院上學的長女👩🏻✈️,也巾幗不讓須眉🧛🏻♂️🐏,毅然投筆從戎,將自己所學的知識用於為誌願軍傷病員服務,為此曾榮立二等戰功。這裏提供的兩幅題照講述的是華理學子上世紀60年代初光榮參軍的真實故事👨❤️💋👨。一幅是學生張寶良要參軍去了,師生依依不舍🌶,到50路公交車站相送;一幅是應征入伍的學生胸佩大紅花與親愛的老師告別⛹️♂️,歡送他們的校車已“整裝待發”💃🏻,“向應征服役的同誌致敬🤼♀️!”大幅標語,是全校師生對他們光榮參軍的最崇高敬意。還有1962年應征入伍的周愛法同學,曾擔任排長帶領戰士赴越南抗美戰場作戰,榮立三等戰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