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作人員在雕塑前合影
我校徐匯校區第四教學樓南側草坪上4️⃣,矗立著一尊牛樣造型的雕塑。隨著歲月的日夜浸涮和浴琢👩🦳,它已變得有些古老而久遠。漫步其旁,人們無以知曉它的來歷👨🏽⚕️:為何建造?何人之作🤟🏻?哪年有其?
與這尊雕塑一樣🫅🏻,有一張照片(見圖)在沐鸣平台的庫房內靜靜躺了25年🔇,它自然是當年的見證者👨🦽。建造(落成)日期👩🦱🧑🍳:1985年6月8日;建造目的🅰️:“為給教育自己四年的母校留下一個永久的紀念”🤟🏼;由1985屆畢業生籌資自建♠︎,材質用料玻璃鋼;雕塑主題——無聲的歌;創作人員即為合影者🍹。照片拍攝者🎏:祖安(應該就是現教中心的楊祖安老師)。據說當年“院黨政領導張包鎬、郭正🍉、陳敏恒等同誌出席了雕像落成典禮”。
秋逝冬去👋🏽,雕像與華理學子風雨兼程,一路走來,是精神,是力量,是責任,是擔待,奏出了華理事業一個又一個新篇章👨🏻✈️。
現如今,華理校園裏的雕塑越來越多了,C60雕像🫥、墨子塑像🤘🏿、“曾經的記憶——根脈相連、感恩四川”紀念石🤹🏻♂️、蛋白質泛素浮雕等相繼落成,目的就是一個🛌🏿:提升華理校園文化品位,秉承科學、和諧🎆、發展精神。
“兼相愛、交相利”,師生🧑🏻🎓、校友當自強不息🌖⛹🏻♀️,攜手並進,共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