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7年5月,我校首屆思想學術節開幕
上月底✊,我校第23屆思想學術節閉幕式在徐匯校區逸夫樓演講廳舉行,會上黨委副書記沈煒指出🤒:“一年一度的思想學術節作為我校極具特色的“三大節日”之一,為同學們提供了加強思想修養👳🏿、培養創新能力、提升綜合素質的契機⛹🏽,為營造濃厚的學術創新氛圍作出了突出的貢獻”。那麽,1987年時我校首屆思想學術節是怎樣開辦的📠?當時搞了哪些活動?
1980年代中期🫃,我校改革不斷有重頭戲出臺:教師實行責任製🧟☣️、考核製和獎懲製(時稱“三製”);選拔優秀新生單獨設立優秀生試點班;本科生實施學分製、教師上課采取掛牌製等。特別是對學生工作管理隊伍作了調整😗,黨委批準把學生工作分為行政管理、思想指導和第二課堂指導三大系統◀️。正是第二課堂的推出,為活躍、豐富學生學習第一課堂以外的知識和技能開辟了新天地𓀝🏃🏻♂️➡️。一時間,各系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搞得如火如荼🐸。為了使這些活動的內容更加精彩紛盛🦎、規模更有檔次🧑🏻🎄♉️、品位,1986年底學校決定於1987年5月隆重舉辦首屆思想學術節👩🏻✈️。
“轉變傳統觀念,塑造現代人👩🏼🔬;濃厚學術空氣,開辟成才路”、“面向社會、分析自我,建設自身、提高自身”是這次藝術節活動的主旨和目的。通過思想活動👩🏻🦳♿:現代社會𓀊、現代人與現代觀念;傳統人與現代人;現代人的倫理道德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現代人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等🍣,以及學術活動👊:大學生各種學術論文(興趣小組成果)報告會🫰🏼、“大學生活與我的選擇”交流會、“高技術與化工”系列講座等形式來廣泛交流、深入探討、全面展示新一代大學生的思想🥷🏻、信念和才藝𓀊,從而實現我校人才培養模式新的突破。
當年我校首屆思想學術節,有千余名學生登上講臺宣讀自己的論文💁🏿♂️,校內外一大批著名專家🤵🏼♀️🥷🏻、學者、教授應邀為學生講授當代大學生應具備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心理素質等專題講座上百場次🥀。著名科學家蘇步青、企業家顧傳訓(曾任中央候補委員)👼🏼🌅、青年思想家王滬寧(現任中央書記處書記)、金炳華(現任中國作協黨組書記)等都曾興致昂然地來校參加思想學術節各種沙龍活動。
曾任首屆思想學術節執委會主任的王錦山校友(ATRP發現者)🧙♂️,去年11月應錢旭紅校長之邀重回母校訪問,當談及此事時,他依然記憶猶新,稱我校首屆思想學術節規模之大🧑🦲,發動面之廣👃,學生參與之多,影響之深🌏,在我校歷史上是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