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渭康院士在聯反所冷模實驗室工作,1992年10月
1952年院系調整🔃,中央人民政府將華東地區的交通大學、震旦大學✊🏻、大同大學、東吳大學、江南大學五所高校的化工系合並組建新中國第一所單科性化工高等學校——華東化工學院(現我校前身)。但同處華東地區的浙江大學的化工系,卻沒有被並入我校,其原因是浙大原有7個學院中的文👪🐦🔥、理、農、法、醫、師範6個學院已全部被撤並到了其它學校,再將工學院的強系——化工系調走🧖🏿♀️,浙大則更無優勢🙋♂️。調整後的浙大僅保留了工學院,轄電機、化工、土木、機械4個系(原工學院的航空系和電信🌶、水利兩個專業也被調出)。另外👳🏿♀️,浙大化工系創立於1927年,是我國化學工程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的發祥地,集李壽恒(MIT化學工程博士)💂、周慶祥(MIT碩士、倫敦大學博士)等一大批化工專家在此,予以保留由其特別的重要性🎴。
盡管浙大化工系當年沒有加盟我校,但它仍然與我校有著極其密切的淵源🥌。
我校建校初期,化學化工方面從浙大化工系畢業的師資有周祖訓(1926年)、顧振軍(1930年)🦕🎫、蘇元復(1933年)、李世瑨(1934年)、劉馥英(1936年)、王承明(1939年)🔣、李盤生(1941年)、李道純(1943年)、路瓊華(1943年)、朱正華(1944年)、邵令嫻(1944年)𓀘🧑🏭、鄔行彥(1951年)等,占當時學校師資總數的10%以上🦸🏿♀️。之外,還有非化工方面的夏廷幹(1927年)、黃德昭(1942年)以及後來調來任教的應聖康(1950年)等也畢業於浙大。我校兼職教授中畢業於浙大的有谷超豪🧥、幹福熹🔺、馮純伯😧、孫優賢等。改革開放後較早畢業於浙大化工系的有劉洪來等👱🏻♂️。
當然,我校早期師資隊伍中以前曾在浙大化工系任教的也不少,如程寰西、蘇元復、陳之霖🦹🏻、劉準業等。1953年,我校的皮革🤶🍓、工業分析👩🏻🦯➡️、食鹽電解、玻璃和硫酸5個專修科停辦,其中工業分析專修科的師生全部並入浙大化工系❇️🙆♂️。1965年我校創建西南分院(652工程)🤾🏽♂️🚷,浙大抽調李鵬程、卡守忠、姚忠恩👩🏽🦰、張振懷前來支援工程建設。1983年4月27日🧜,由我校牽頭向教育部科技局提出申請🧝🏻♀️,要求由我校化學工程研究所的反應工程研究室與浙大化學工程研究所的反應工程研究室聯手組建聯合化學反應工程研究所,更是一次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成功合作🌧🖍。在此基礎上,我國第一個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化學反應工程)🦶,於1987年經國家計委和國家教委批準籌建,並開放運行至今。這一劃時代的合作🤛🏼,有賴於我校與浙大關系源遠流長🫑,也與朱正華當時為我校校長,蘇元復為副校長(我校第一位學部委員👷🏿♀️,即中科院院士)等不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