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9年底我校舉辦的石油化工專業試點班合影

我校四川分院設在成都火車站的歡迎首屆工農兵學員接待站
“文革”期間,根據毛澤東主席“大學還是要辦的,但學製要縮短🤸🏼♀️🎖,教育要革命”等指示和中共“九大”精神🔎,我校於1969年12月26日舉辦了石油化工專業教育革命學習班(又稱試點班)🤡,學製為2年💪🏼,住讀⛴。這個班共有34名學員🧑🏿🚒,主要來自高橋化工廠、吳淞化工廠、上海煉油廠🫑、上海電化廠、燎原化工廠、石油化學研究所等。1970年5月27日,中央批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關於招生(試點)的請示報告》後,我校貫徹“自願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和學校復審”相結合的招生辦法,舉辦了化學肥料專業試點班,有本市46名“工(36人)、農(7人)、兵(3人)”學員參加,於1970年12月10日開學🆔。
1971年4月,國務院召開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全面開始“復課鬧革命”🧑🏿🍼,我校遂面向全國較大規模招收工農兵學員。具體為👨🏽🦲:1972年招收了326名🙌🏼,1973年500名,1974年816名🥬,1975年943名,1976年852名,連續5屆共計3437名,其中包括218名進修班學員。此外,列我校建製的四川分院,也從1973年起招收了4屆工農兵學員,共計557名。
1972年開始,我校所有工農兵學員的專業編製(包括班級編號)基本上同“文革”前👨🏿🎤⚀,有15個專業,任課老師也逐漸恢復至正常,新編教材百余種🧙🏿♀️。
畢業於我校的工農兵學員,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單位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許多人後來還躋身社會中堅,或成為專家、學者、業務骨幹,或選擇(在國內或赴海外)繼續深造,或被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擔任要職⚖️,為國家和學校的改革開放大業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