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華理最有“腔調”的教工住宅樓
發布時間🦅:2014-12-18   訪問次數:458

 

剛建成不久的化工老一村(1954年秋)

 

如今再想去校園裏實地找看一下這幅照片裏隱約顯現的那兩棟小樓,已是不可能的事了,因為它們早在20多年前就已被學校拆除,並在原處新建了三幢6層樓高的教工住宅(現化工一村148167170號)。

遭此“厄運”而被拆除的這種一模一樣的小樓,華理園中原來共有12棟,它們均是1954年學校剛從江灣搬來梅隴時就已建成的🤾‍♂️。由於之後化工家屬區中又建造了63層樓的住宅,為之區別,華理的前輩習慣上就稱前者為“化工老一村”,後者為“化工新一村”。新一村至今都在🩺,但較之老一村,新一村幾乎無任何“建築風格”(主要是受當時的經濟條件和形勢所限)。

 

老一村各樓分布圖

 

據查檔案,老一村教工住宅樓為二層磚木結構👨🏻‍🌾,坡頂🛌🏿,每棟小樓住4戶(主要是副教授🤜、處級幹部及部分講師)👨‍👨‍👧‍👧,東、西住戶的房型呈對稱(中間兩戶與兩頭稍有變動),每戶相當於各擁有“二上二下”四間房間(底樓內含廚衛和小樓梯)🛩,居住面積不算大,但非常的有“腔調”——底樓有客廳、小書房,樓上有臥室,南側還有落地玻璃門,可以進出“自家”的小花園🧍🏻。這些小樓外觀上就像現在公眾所稱的“聯體別墅”,散落在整個教工住宅區內。每棟小樓的周圍綠化也很到位,一到春夏季節🙇🏻‍♂️,每家每戶宅前屋後花團錦簇,加之雜草和野花,鄉野的氣息非常純濃🤦🏽‍♀️。

 

“聯體別墅”式的老一村(南側)

 

當年🚵🏿‍♀️,學校接連拆除這一棟又一棟的老一村小樓建新樓,也純屬是無奈之舉,主要是改革開放後我校教職工的住房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幾乎每隔二三年就要新建一批住房,但當時的校園就這麽點大,不拆低容積率的老房子,已無地可用來建新房,所以“聯體別墅”眼睜睜地被看著逐一“端走”,令好些前輩心疼不已。據說校方也曾經想保留一棟以作留念👳🏽‍♀️,但還是未能如願👩🏿‍🦳,20014月,隨著華理家屬區內最高的一棟青年教師公寓(16層🦥,現化工一村135136號)拔地而起,最後一棟老一村“小洋樓”也隨之徹底消失。

 

現青年教師公寓原址上被拆掉的最後一棟老一村“小洋樓”

 

順便一提,類似的較有建築風格的員工住宅小樓現在化工二三村小區內還有幾棟🍊,但它們的居住面積等規格要比老一村遜色得多🧎‍♂️。

 

保留至今的化工二村住宅老樓(北側) 

 

建築是凝固的歷史🤾🏻,其價值是無法抵過的。有文化價值的老建築一旦被拆除,就不可能再“復原生還”。華理校園中有“腔調”的老建築已不多,亟需加以妥善保存🕚。

 

 
沐鸣娱乐专业提供:沐鸣娱乐沐鸣🧎🏻‍♀️‍➡️、沐鸣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娱乐欢迎您。 沐鸣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