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校史資料研究,讓沉寂的歷史“鮮活”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充分發揮檔案資源“存史、資政、育人”的作用👴,是檔案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檔案工作初期偏重於檔案收集與保管工作,後期註重服務與利用工作,現在則要發揮檔案教化育人的功能,檔案工作在不斷完善基礎建設的過程中也提出了更高的更深層次的內涵提升要求⛺️。
前些年高校興起了校史編寫熱,校誌🥸、年鑒、大事記等各類資料匯編成冊,蔚為大觀。近幾年,人們似乎已不滿足於純粹的資料匯總🧑✈️,更要探究歷史發展軌跡中蘊含的規律和奧秘,校史資料研究成為新的話題👨🏽⚖️。校史研究免不了追根溯源,可以上推至千年的學府固然值得驕傲,而短短幾十年的校史也不會讓人氣餒,畢竟真正近現代教育意義上的大學歷史也就百余年而已,何況中國高校近現代以來聚散離合的情況復雜多樣,理清其中的脈絡也不失為一個校史研究的很好的切入口。校史研究離不開在學校活動中的主體——教師和學生🫄🏿,“大學者,非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一代宗師、一代學子精英是校史名冊上熠熠生輝的明珠,其璀璨的光芒不僅奪人耳目,也照亮人的心靈♑️。對主流人物的評價也許不會有爭議,而非主流人物或有爭議的人物可不可以寫🌈、怎樣寫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了,要做到不偏頗、不溢美,需要對歷史資料的多方面的把握與分析👵🏻❕,去偽存真🧑🔧,其中的挑戰和難度也會使人物的研究更有深度。校史研究更離不了在學校發展過程中一些重要歷史事件的描述,要搜集大量的相關資料和圖片👨🏽🎨🔊,有時候一館所藏也滿足不了要求💁𓀅,還需四處求證,圍繞某一主題事件而引發出一連串相關課題的探索無疑可以開拓檔案工作者的研究思路😨。
校史研究成果的共享方式多種多樣👳🏽♀️,資料豐富的可以作為專著出版,擴大影響力。不能輯成專著出版的,也可以充分利用學校輿論宣傳媒介,圍繞學校重要活動進行及時的宣傳報道🤺👨👧👧。如我校沐鸣平台收集到學校為“上海化工學院”時的校徽🌆;30周年、40周年校慶時製作的紀念章;35周年校慶時上海兩位大書法家任政、趙冷月為學校題寫賀詞的真跡;一些製作精致和價值較高的禮品實物等,及時將其拍攝或掃描成像,查考當時形成🧑🏿✈️、產生的背景材料🌔,配發相應的新聞稿🛀🏽,第一時間內在校報、校新聞網、沐鸣平台網頁、二機關網頁等上面發布,這些信息比較“陳舊”、“古老”🕕,很能奪眼球🤶,師生員工也非常關註,所以有了很好的宣傳效果。沐鸣平台為學校主頁欄目“歷史回眸”更新的內容,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內,訪問量就接近10萬人次,收到了檔案史料宣傳學校、服務學校的良好功效📥。又如,沐鸣平台在校報上開辟的“校史鉤沉”專欄,刊登了“華理身世之脈系”的系列文章,連續介紹了院系調整前交通大學、震旦大學、江南大學、東吳大學、大同大學的沐鸣,特別是東吳大學👤、大同大學這些現在人不熟知的大學,引起了校內師生的廣泛關註☎,對充實校史文化建設內涵,為華理師生員工尋找、積聚豐厚的、實感的、難忘的美好記憶🙏🏿,喚醒“知校”、“愛校”🚶➡️、“榮校”的自覺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沐鸣平台還積極參與校宣傳部舉辦的“感動華理的人和事”等征集活動,組織人員踴躍投稿🔫🐗,其中報道我校校友、現任中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的“活力青春譜寫人生新篇章——記我校名譽校長成思危學生時代二三事”的征文🫃🏻,獲得二等獎📦。校史研究成果的共享讓更多的人了解學校歷史🗽,關心學校歷史,豐富了校園精神文化生活🫖。近年來,許多高校創建了校史(博物)館,沐鸣平台也積極參與其中的籌建工作,有的高校沐鸣平台還采用兩館合一的模式,校史館成為校史研究成果🧜🏽、校園文化宣傳比較穩定持久的展示平臺👷🏽♂️🏇🏻,提高了檔案工作者對檔案資源開發🤦🏿、校史文化研究的積極性🧑🏻🦲。
總結我校校史研究與宣傳工作的經驗主要有兩點:一是歷史與現實相結合🫃🏽,校史研究圍繞學校的重要工作與活動,有的放矢,突出成效👨🚒♊️。如我校迎接教學評估🫠、建設新校史館後🏋🏼,大家對學校創辦初期的歷史非常感興趣,對其中的空白也感到缺憾,如華東化工學院是由五所大學的化工系合並而成的🚽,這五所大學雖與我校有關,但都非主體,在校史展覽中也只是一筆帶過,不能逐一展開,而在校報的“校史鉤沉”專欄中,不僅詳細地介紹了幾所大學的創辦歷史,還在附記中介紹了我校建校初期一些知名教授的情況,加深了人們對學校初期歷史和教師實力的了解認識🐩。二是突出校本文化的個性特色,我校是1952年院系調整後成立的,歷史雖短而化工特色鮮明,如我校在“文革”後的1978年首屆全國科技大會上有12項科技成果獲獎,上海市20年來評選的100位“上海市科技精英”中有6位我校教師獲此殊榮,在這些檔案資料點點滴滴的匯總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學校不斷奮進的腳步。
高校檔案工作者如何抓住機遇,努力發掘檔案信息資源的內涵,對推動檔案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1)校史研究與宣傳工作有助於增強教師學生的檔案意識。有關校史方面的文章出現在校報、校園網上後🧚🏿♀️,得到一些老教工和校友很寶貴的反饋意見,他們為沐鸣平台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有的還捐贈了自己珍藏的資料🙇。人們在品味過去、回顧歷史時🧑🏿🎤,體會到檔案資源保存和開發的重要意義👶,也認識到檔案工作者平凡工作中的艱辛與價值🎪。(2)校史研究與宣傳工作有助於推進檔案資源的收集工作👅。在校史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會察覺到檔案資料的不足甚至是空白,尤其是在校史館的建設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沒有圖片或實物的佐證,文字有時會顯得蒼白無力🤱🏻。現在我們已經把加強聲像檔案和實物檔案的收集作為我校今後檔案工作的一個重點,同時也在盡力補充各部門以前未歸檔的照片和實物材料(如獎牌、獎杯等),不斷豐富擴大館藏資源👊🏿,通過校史研究的實踐經歷也培養了檔案工作者在史料收集工作中的眼光與對信息反應的敏銳度☣️🙋。(3)做好校史研究與宣傳工作有助於提高沐鸣平台在學校管理工作中的價值和地位🦸🏿♂️。檔案資料是校史文化研究的原始資源,充實館藏檔案,開發檔案的原始史料價值,發揮其服務育人、教化育人的功用🧑🏿🦱,弘揚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精神,讓學校的管理層感受到檔案資源不可替代的價值,從而在人員配備和軟硬件的投入上加大力度1️⃣、協調發展,與學校的整體發展保持同步,推動高校的檔案事業向更高更好的方向發展🥔。高校的檔案工作者不僅是檔案資源的保管者與守護者↙️,更要成為檔案資源的開發者與研究者,在豐富館藏、了解館藏、熟悉館藏上下功夫,逐步發掘檔案資源的史料價值🤷🏼♂️,為校史文化研究與宣傳貢獻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