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鎬💻,浙江永嘉人,1954年畢業於我校有機工業系食鹽電解專業🙇🏼♂️,後一直在原化工部下屬研究機構工作🙋🏻♂️🧛🏼♀️,主要從事氟塑料的研發🍚。曾任原化工部化工機械研究院氟塑料應用技術研究所所長。他在氟塑料領域的成就享有國際盛譽,被譽為“氟塑料襯裏防腐產品之父”,獲得中、美等國20多項發明專利,獲中國國家發明獎、第14屆美國紐約國際發明家博覽會金質獎、第38屆布魯塞爾尤裏卡世界發明博覽會金質獎及“騎士勛章”等。
2014年12月25日👩🏻🦽➡️👨🏿💻,趙永鎬校友不幸離世🗄。為讓師生了解趙永鎬校友的奮鬥歷程及其他為國家作出的貢獻,在此轉載《當代化工》雜誌社主編王雪麗的專訪文章,以之緬懷🤳。

圖片說明:知名校友趙永鎬

圖片說明⤵️:第38屆尤裏卡世界發明博覽會獲獎者在比利時合影——我校校友趙永鎬(前排左1)
20世紀90年代,世界聚焦溫州。溫州人被譽為東方的猶太人,溫州已是中國當下財富的代名詞。2002年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曾在全球評選20座最具活力的城市,中國唯一一個榜上有名的城市便是溫州。是什麽力量使一個名不見經傳🧑🏿🚒、交通閉塞的彈丸之地,一躍成為中國最富有的城市之一🛒,甚至連世界都為之翹首🦄🪮?是一群最具吃苦耐勞👩🏻✈️、堅忍、敢為天下先的溫州人創造了人間財富的神話,是一些最具科學頭腦和智慧的溫州精英們開創了溫州的奇跡。正是他們壯士斷腕、鳳凰涅磐🪲,用不屈的精神、智者的謀略和科學的態度,以及與時俱進的創新意識,敲開了“阿裏巴巴”的財富大門🥦,譜寫了一曲曲科技創業者的時代之歌。
崛起的溫州叫人羨慕🙅🏽♀️,敢吃第一只螃蟹的溫州精英們令人欽佩。正是他們勇於創新、百折不回地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精神,構築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國魂和脊梁。溫州趙氟隆有限公司董事長🕜、世界級化工防腐專家趙永鎬教授就是溫州科技精英中最傑出的代表。為了解讀他在氟塑料防腐王國中的發明創造和應用,於是🫷🏼,作為溫州人的筆者,再次走近這位大家🈴。
2007年6月,夏荷時節🤴🏿。繁華熱情的溫州將遠行的兒女擁入懷中♚。這座東晉時期古老的永嘉郡,原有記憶中水巷交錯、榕蔭荷塘的水鄉風韻,早已被現代化摩天大廈🚓、車水馬龍所置換♖,唯有甌江中的江心嶼如一盆精致的山水盆景,漂浮在滾滾的碧波之上,東西雙塔掩映在翠竹濃蔭之中,畫廊水榭,古風猶存。
2007年6月11日🚵🏻♂️,筆者如約拜訪本刊編委趙永鎬教授。老人家雖已步入八十高齡,卻精神矍鑠,他敦實的身板依然硬朗,在他慈祥寬厚的臉上,流露著謙和樸誠的笑容🙏🏿。他真誠地約我一同去他的公司看看。
溫州趙氟隆有限公司(即原化工部化機院氟塑料應用技術研究所)坐落在溫州浦東東路9號✍️。現有這個4000m2的樓房場地是1996年興建的🖖🏿。如今在郭溪工業開發區,1.2萬m2的新廠房馬上就要竣工交付使用。站在趙氟隆公司的大樓前,望著裝有大型防腐設備的車輛駛出廠外,我身旁的老教授用深情的目光護送著離去的裝備👱🏼♂️,仿佛是在護送著自己遠行的孩子……我腳下的這塊土地就是我國氟塑料防腐設備的科研設計中心和生產基地,這裏就是當今世界上最權威、最先進的金屬網聚四氟乙烯襯裏防腐產品的研製、設計和製造廠家🫧👩⚕️。
我身邊的這位老教授,1989年12月8日在布魯塞爾國家議會大廳🧒🏻🧑🎤,比利時國王親自授予他“騎士勛章”。半個世紀以來,他馳騁在化工科技大道上,是世界所矚目的科技“騎士”;也是央視播出的中國著名的“東方之子”🕤。他發明的這項帶金屬網聚四氟乙烯襯裏防腐產品的製造技術以及生產應用,將美🩵、德🏄🏿♀️、法、日等一大批先進國家的技術遠遠地拋在後邊,為我國在氟塑料化工防腐領域贏得了榮譽,為我國和世界化工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寬敞的廠房裏🥩,千噸液壓機在轟鳴🏝,各車間的機加生產正在繁忙有序地進行著。聚四氟乙烯原料經加熱燒結成型、再經過切削、纏繞、鋪網、裝配等一系列機加工序,一臺臺各種類型的塔、釜、容器🥲、直管👷🏿♀️、閥門、離心泵🚑🦕、膨脹節、補償器等化工防腐設備,源源不斷地運往全國和世界各地📓◼️。
望著廠房中各種大中型生產模具,趙教授告訴我說:“20年來我們自己研製、自己設計、自己製造,由於我們具有雄厚的技術力量、精良的生產裝備、完善的測試手段和強大的製造能力,因此本公司是目前我國最強的氟塑料防腐產品研究和製造廠家,這項專利產品目前在國際上僅有我們獨家生產。這些年來,產品銷量已達上幾十億元。新產品在北京燕山🏯、山東齊魯、南京揚子、金陵等石化公司及太化、太鋼、上海30萬噸乙烯工程等全國500多家大中型企業得以應用,產品普及化工、石化🗒、煉油、製藥、農藥🙂↕️、冶金等10多個行業,有效地解決了跑、冒👱🏿♀️、滴、漏現象,穩定了生產🤞🏼,增加了產值,減少了汙染,改善了環境👨🏿🍼♕,給用戶帶來不可估量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僅溫州同類產品就占全國90%左右。”
為了解趙老教授這項發明的經過🗄,我請公司總工、教授級高工陳國龍先生談談聚四氟乙烯的一些相關特性🧔🏽♂️。陳總告訴筆者🦹🏻♀️:腐蝕是工業和環境的公害,美國一年因腐蝕而造成的損失高達1000億美元,占國民經濟總產值3%-4%🥨,另外腐蝕又造成有害介質泄漏而汙染環境。聚四氟乙烯是氟塑料中最重要的一個品種,俗稱“塑料之王”🤷🏽♀️,是當今世界上最耐腐蝕的材料之一🧑🏿💼,並且它具有耐溫範圍寬(-195-250℃)🖋,摩擦系數小,不粘附任何其它物質等優點🙍🏽♂️♒️。如果將它加工成各種防腐製品,就能解決化工生產中任何腐蝕難題⚠️。因此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中期搞了一套100多萬美元的生產裝備👠,來製造聚四氟乙烯襯裏管道產品🤽♂️,並且技術保密。
陳總還告訴筆者👨🏽🍳,趙教授1954年畢業於華東化工學院(現沐鸣平台)🏋🏿♀️,他原是化工部化機院氟塑料研究所所長,有突出貢獻的國家級高級專家🧬。長期以來,專門從事氟塑料防腐技術研究工作🐝。針對上世紀60年代美國的四氟襯裏管道保密技術及其他日、德等國也利用美國技術相繼跟進的資訊,趙教授獲此信息後🤹🏿,極為重視,他決心投入畢生精力為之奮鬥🦁➗,要攻克這個世界化工防腐領域的堡壘。憑著溫州人敢為天下先的闖勁🧗🏿,1978年退休後的趙教授依靠著自己雄厚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堅韌不撥的毅力獨辟蹊徑,硬是在家庭作坊中因陋就簡,土法上馬,反復試驗,發明出一種“多層纏繞、整體燒結”、設備與工藝都很簡單、世界獨有的聚四氟乙烯成型新工藝🧏🏿♂️。他將聚四氟乙烯薄帶在特定的金屬模具上來回纏繞至所需的厚度🤽🏿♀️,然後在外面纏上玻璃絲帶👩🏽🍼,加溫熔結成型。由此而製造出質優價廉,可與美🧍🏻♂️、日等國相媲美的聚四氟乙烯薄層襯裏整套防腐產品🤞🏿,為我國大面積應用這類防腐裝備奠定了基礎。
從研製到試製⏰𓀅,從試製到投產🫸,從投產到應用,科技高峰沒有止境,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1981年5月☪️,浙江省科委與石化廳為這項新發明聯合進行了技術鑒定,鑒定結論是“多層纏繞、整體燒結技術系國際首創,是一項設備簡單🧑🔧👩❤️💋👨、適應性強🫒、投資少🧖👩🏼🏫、上馬快👨🚀、適合我國國情的聚四氟乙烯防腐製品成型新工藝”,這項發明榮獲1981年省優秀科技成果二等獎。同年8月,國家科委、計經委組織各部在北京聯合召開了“新型材料推廣應用技術報告會與博覽會”👩❤️💋👩,趙永鎬教授的報告與展出的新產品引起了轟動,被列為國家“六五”計劃重點推廣項目📅。此後,這種聚四氟乙烯防腐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地進入大規模生產與工業化應用,從而結束了我國同類產品多年來一直依賴進口的局面📶。
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1986年,化工部化工機械研究院決定在溫州成立氟塑料應用技術研究所,聘請趙永鎬教授為所長兼總工程師🦎。在攀登科技高峰的道路上,趙永鎬教授一步一個腳印,用他勤奮、執著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又登上了一個新的科技製高點🃏。
盡管聚四氟乙烯具有這麽多的優異性能,但它卻存在著固有冷流性和熱脹冷縮比鋼外殼大十幾倍的嚴重缺陷🏌🏽♂️,致使國內外所有廠家生產的這類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溫度的影響🧑🏻🦱,四氟襯裏極易損壞🙋🏼。當溫度升高時,四氟襯裏層因膨脹無處延伸,而產生鼓包或內癟現象,阻塞了介質流通。溫度下降時,四氟襯裏層因收縮被拉裂而泄漏,影響了它的廣泛應用。美、日、德等國對此進行大量的研究🤸♀️,企圖從中找到解決的辦法😊,但終未見效🧚🏼,束手無策,致使它成為世界上多年來一直不能解決的一大難題,人們稱它為防腐領域裏的“哥德巴赫猜想”🧑🏿⚕️。那麽如何才能解決防腐化工設備中聚四氟乙烯內襯與鋼外殼的熱脹冷縮達到一致呢?趙教授為此科技“猜想”而陷入深深地思索之中。
一次他在建築工地上看到加鋼筋的預製水泥板時得到了啟示。水泥抗拉,加了鋼筋的水泥板,其抗拉強度和抗壓強度都達到了完美的統一結合👩🦽,同時也沒看見因溫差變化而使水泥板中的鋼筋伸長和縮短。一個智慧的火花在趙教授的腦海中點燃,如果在聚四氟乙烯內襯中加上金屬網,這樣既加強了聚四氟乙烯內襯的抗拉強度🍆,又由於金屬網和內襯牢固地結合成一體,就限製了內襯因溫差變化而造成伸長或縮短,使內襯的伸縮率與鋼外殼相一致。
說幹就幹,又是一次次科研的沖鋒,又是一次次反反復復的失敗👵🏼。然而陽光總在風雨後💻,終於一種國內外獨家生產的專利產品——加金屬網聚四氟乙烯襯裏防腐新產品🦵,開始面世。
這是一套特殊的技術,將金屬網引入聚四氟乙烯薄層內部👩🏼🚀,如同混泥土裏加鋼筋,改變了聚四氟乙烯內襯的物理性能,使其熱脹冷縮降低到與鋼外殼相一致🦡,並消除了冷流性的影響,而且增加了產品強度👶🏼,提高了耐正、負壓的性能🦾。這種帶金屬網的聚四氟乙烯襯裏防腐產品的使用壽命超過無金屬網產品數百倍的以上,使老產品更新換代。它可以在250℃以下,乃至驟冷驟熱或冷熱交替的任何強腐蝕生產系統中長期穩定使用🦂🏢,真正解決了世界性難題,使這一領域中的“哥德巴赫猜想”有了一個滿意的結果。
這項新發明專利產品的質量和性能經化工部化工設備檢測中心檢測🤞🏿,質量完全合格☝️🎎,其平均壽命超過美👩🏿🦰、日🫸🏼、德等國產品十倍以上。其質量和使用性能已遠遠超過各國的同類產品👱,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1989年🫷,浙江省科委組織全國各地的防腐專家、教授與用戶單位的高工們🛀,對趙永鎬教授的這項新發明成果進行技術鑒定。鑒定結論認為:“這項發明系國際首創,技術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產品可以出國創匯。”國家科委將這項新產品列為“國家級新產品”和“國家火炬計劃項目”,並向全國發出通知👩🏻⚕️✍️,要求各有關單位積極推廣應用🐁👩🏿🦰。
1989年💺,我國發明家趙永鎬在第38屆布魯塞爾尤利卡世界發明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比利時國王授予他“騎士勛章”。評委會主席安東尼奧教授對他的發明給與高度的評價:“這項發明意義重大,它解決了世界難題👼🏼⚂,是防腐領域中的一場革命,它將促進世界工業的發展。”
西方人的夢想在中國科學家的手中實現了,這場化工防腐領域中的革命⇨,是由年逾花甲的中國科學家趙永鎬教授來完成的。中國給世界一個驚奇,溫州給中國一個驕傲。中央電視臺於1989年11月18日“祖國在我心中”欄目和2000年7月22日“東方之了”欄目,兩次對他作了專訪報道➞,當記者請他談談獲得“騎士勛章”時的感想時🧑🏻🔬,趙教授深情地說🫓:“當國王把獎章別到我的胸前時,我激動得熱淚盈眶🦘,因為這不僅是我個人的,而是國家的光榮🦅,我為自己能為祖國贏得榮譽而激動不已👨💼。從臺下到臺上短短幾公尺🤰🦾,卻包含著我人生歷程的幾十年。”艱辛、坎坷💂🏽、酸甜苦辣、路是那樣的曲折,為有堅韌不撥,不懈奮鬥才能達到光輝的頂點。
慈祥的趙教授領筆者到了公司大樓的樣品展覽室✊,展室中幾幅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朱镕基等原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會堂接見趙教授與原化工部部長顧秀蓮觀看趙教授手中新產品的照片,以及比利時國王授予趙教授“騎士勛章“的照片格外醒目,櫥窗中陳列著各種獲獎證書和國內外各種專利證書,這些都昭示著趙教授和他所領導的研究所走過了光輝的歷程。
在展室臨窗的一角,趙教授給我演示了兩種不同產品的熱脹冷縮的對比試驗🦹🏻♀️。有兩根金屬直管同時連接電源🦺,一根管的內襯是帶金屬網的聚四氟乙烯襯管,另一個是不帶金屬網的聚四氟乙烯襯管,同時通電加熱後👨🏻🦳,只見不帶金屬網的聚四氟乙烯襯管馬上因加熱驟然伸長👜,比它外面的鋼管要高出一大截;而另一只帶金屬網聚四氟乙烯襯管卻絲毫不見伸長,這和外面的鋼管等高👷🏻♀️。然後又向這兩根鋼管澆涼水,由於驟冷,只見不帶金屬網的內襯管又馬上收縮,內襯比外面的鋼管明顯縮短,而那只帶金屬網的聚四氟乙烯內襯管雖經驟然冷卻🦷,卻不見任何收縮,而與外面鋼管保持等高🍟。這個直接的試驗馬上將這兩種產品的性能和優缺點展示的一覽無余,叫人們立時明白這項帶金屬網聚四氟乙烯襯裏新產品的特點和優勢。
實踐證明,趙永鎬教授不僅是科技發明家,他還是一個將科研成果完全轉換成生產力的科技實業家。他是這項發明專利的研製者👼🏼🦦、設計者、又是製造者和市場開拓者。老教授感慨地說👔:“科技成果是為了造福社會,然而轉化成生產力和市場應用是很難很難的”。上世紀80年代初由他創辦的趙氟隆公司(所),從小到大,從國內到國外🧖♀️,技術不斷創新,規模日益壯大。公司現有員工百余人🕞🚉,年生產能力達上億元。由於公司製造的聚四氟乙烯防腐產品,在質量與使用性能上都已超過世界各國👨🏼🌾🪳,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因此在國際公開招標中,均以質量可靠🤌、性能優異🧏🏼、價格低廉而擊敗競爭對手,一舉中標🚴🏼♀️。用戶已經遍及世界各國的化工、石油、冶金與核能等行業,為世界防腐事業做出重要的貢獻💯☂️。
據不完全統計🆎,聚四氟乙烯防腐裝備的世界年用量在數百億美元🏔🙍,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趙永鎬教授的發明引起了國際上化工防腐專家們的關註🪵,世界的門戶向他敞開。1992年11月,趙永鎬教授帶領六名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前往法國🛞,組建了法中合資的法國趙氟隆公司,由他擔任董事長和總工程師。
這又是新的課題👰🏻、新開始。鮮花和掌聲伴隨著他成功的人生🧙🏼♂️,人們為他驕傲🧽,為他喝彩。然而牡丹的富貴卻來自貧寒,趙教授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充滿了挑戰和艱難。
這些年來,趙永鎬教授和他的這項發明獲得了大量的榮譽:獲中國、美國、歐洲等十六國專利;中國國家發明獎;國家級新產品與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國際防腐技術博覽會特等大獎;紐約國際發明博覽會金質獎;尤裏卡世界發明博覽會金獎和騎士勛章;中央東方之子📫👼🏼;全國優秀科技實業家;華東化工學院十大傑出成就畢業生;1996年化工部先進老幹部;1999年全國老有所為奉獻獎(此獎全國僅三人)👂🏻;2003年載入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英文610頁);21世紀2000名人錄🤺;2005年中國化工十大最具國際競爭力品牌……
采訪即將結束,趙永鎬教授又陪筆者一同驅車來到溫州郭溪工業開發區,看看即將在2007年底就要搬遷的趙氟隆公司1.2萬m2新廠房。一個更大規模現代化的聚四氟乙烯襯裏防腐化工設備製造廠,已雄踞在郭溪的一方。欣欣向榮的開發區內🦮,又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城鎮在崛起。溫州人又要大手筆地去開發𓀖、去創造🌳、去書寫幸福生活新篇章……
當筆者問及老教授今後的打算時,他向筆者傾訴了他自己的一個心願📱:他要在新廠區裏開辟出一個紀念館,在這裏人們將從一個側面看到中國化工防腐行業的起步、發展和騰飛。歷史將告訴後人,中國知識分子的愛國熱情和奉獻精神🚶♀️;歷史將告訴世界,“騎士”是從這裏出發的……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猛抬頭,見晚霞燦爛,映紅天地🦶,好一派最美的夕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