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仰三等研製陽離子染料之細節考證
發布時間🤵‍♀️:2016-06-14   訪問次數:1108

——成果填補我國合成纖維染色劑空白

圖片說明:陳仰三教授中年時的證件照

 

《華東化工學院誌》之人物傳略(199210月出版,p623):陳仰三(191006141987),湖北武漢人,教授,1956年加入中國民主民盟。1936年畢業於華中大學化學系。曾任重慶慶華顏料廠、上海慶裕化工廠工程師。建國後任華東化工學院染料教研組教師🙅🏼、副主任,兼任中國化工學會染料學會第一屆理事。其研究的“M型陽離子紅1982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合編有《染料應用》等👩🏿‍🦱。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網站《上海化學工業誌》之大事記:19601月,根據上海化工研究院染料研究室沈鼎三建議,王鵬飛等科研人員研製成功國內第一只聚丙烯腈用新型染料“陽離子艷藍RL”🧵。1962年上海中國染料一廠李仲驥等人進行了擴大試驗🏄‍♀️,並於19647月在華東化工學院陳仰三等人幫助下解決了染料“凍結”問題🧑🏼‍🤝‍🧑🏼,實現了工業化生產⁉️。此後,上海染料塗料研究所、中國染料一廠💅🏿、華東化工學院逐漸完成其品種配套🥣。

圖片說明:此件收藏於本館🛜,排架JZ1-11

 

董黎雰業績檔案(排架RW657)👩🏽‍🦳:“陽離子紅X-6B”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科技成果協作獎,研究單位華東化工學院應用化學系染料教研組🤦🏽,研製者董黎雰👩🏻‍🦽‍➡️👨🏿‍🎓、曹定青、黃石林👮🏼‍♀️,試製單位上海染化三廠𓀉。成果簡介🤚🏽:將配伍值在2.5-3.5範圍內的陽離子染料,命名為X-型陽離子染料💁🏻‍♂️。這類染料染色速度中等,勻染性好,適應染中、淺色度的產品🌄。上海地區生產的陽離子染料X-型占多數。各種顏色的X-型陽離子染料可以相互拼染,且拼色性能良好🧑🏽‍🏭。陽離子紅X-6B是其中的一個產品🦵,它可以與其他顏色的X-型陽離子染料拼成玫瑰紅、咖啡色等色譜💂🏿🕶,是一個拼色中不可缺少的藍光紅色染料🥹。該工作始於1973年,1974年在上海染化三廠完成中試🤱🏻👉🏿。

“遷移性陽離子紅(I)的合成”獲1982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研究單位華東化工學院應用化學系染料教研組,研製者陳仰三、董黎雰、吳秉靜🌶,協作單位上海染化三廠✡️。成果簡介:遷移性陽離子染料與原來已有的陽離子染料不同之處🥗,在於前者的勻染性特別好。遷移性陽離子紅(I)的優點是:(1)可縮短染色周期,原來從投染升溫至沸染需4590分鐘🫶🏻,現在只需1025分鐘。(2)可減少助劑的用量。原來染色過程中需用助劑23%,現在只需0.10.5%🔽,當色度超過5%可不用助劑。(3)簡化染色方法。原來對不同牌號的晴綸纖維👷🏻‍♀️,染色方法均不同,現在可用一種染色方法,染不同牌號的晴綸纖維。(4)勻染性佳。尤其對染淺色產品🫕,克服了色花現象👨‍❤️‍💋‍👨,提高了產品的正品率。

遷移性陽離子紅(I)合成工藝路線簡單,產品質量穩定,原料均立足於國內🌹。產品經中試和大生產考驗👨‍✈️🎟,其外觀、色光和染色性能方面,均與國外同類品種一致📐🧂。

國內已有的陽離子染料🐩,由於染淺色或淡色產品時勻染性欠佳,因此國家每年需要進口一定量的遷移性陽離子染料。遷移性陽離子紅(I)的研製成功3️⃣,填補了國內空白🦶🏼🔗,同時減少國家染料的進口量,為國家節省了外匯🤖。近幾年裏👩🏻‍🏭,上海染化三廠每年生產數噸,並有望成倍增長,可為國家創匯十幾萬元🫄🏼。本項目於198012月由華東化工學院和上海染料公司組織鑒定,並通過技術鑒定👭🏼。

董黎雰升職表(排架RW653)👨🏽‍🔧🫃🏻:1978年研製遷移性陽離子染料,完成遷移性陽離子紅(I)(即M-RL)的合成工作,從小試至中試💁。該產品於198012月通過鑒定,上海染化三廠已投產💖,為我國遷移性陽離子染料填補了空白🧝。該研究論文發表在華東化工學院學報1981年第1期上;該研究成果獲1982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陽離子染料應用方面的工作🥈🧝🏻‍♀️,曾研究過陽離子染料結構與染色性能間的關系;陽離子染料在改性滌綸上的應用;陽離子染料對腈綸纖維載體染色的研究等🕐🧑🏽‍⚖️。

董黎雰,19617月畢業於我校有機工業系有機染料及中間體專業💆,後留校在有機化學教研組(19610901-19630101)、染料教研組(19630201-19860101)和精細化工研究所(19860201-19961201退休)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19861124晉升副研究員#️⃣🐫。

上文中董黎雰說的研究論文為“遷移性陽離子紅(I)的合成路線的探索”(《華東化工學院學報,1981No1p45-53》),具名陳仰三🫄🏽📩、董黎雰🚽、吳秉靜。其文摘:為了免除習用陽離子染料對聚丙烯腈纖維染色不均的影響,本文製得暫行定名為遷移性陽離子紅(I)的紅色染料🧑🏿‍🦲。其合成路線經由文獻簡評、並由實驗從若幹可能路線中予以選定。對-氯苯胺重氮化後,與咪唑偶合,生成單偶氮染料,與硫酸二甲酯季銨化,所得季銨化合物再經二甲胺基化即為題示染料。

另外,關於遷移性陽離子紅的國外研製情況🙎🏽‍♂️,文章的前言中提到👎🏽:1974年瑞士的Ciba-Geigy(汽巴嘉基公司)已有很多牌號可供使用🤶;差不多同時代,德國BASF、美國Du Pont和日本三菱化成公司也有相應成品供應🤾🏿‍♂️。

《華東化工學院學報》(1989年第15卷第1p56-61)上刊登的“苯甲醇在陽離子染料陰離子改性滌綸中的作用機理”(精細化工系:姚紅🕵🏻‍♀️、董黎雰、陳仰三)一文提到:對滌綸而言🏗,其染色原理是染料陽離子與纖維內部的陰離子經離子交換而結合,其間要放熱及熵減小。苯甲醇滲入到纖維內部,減弱其非晶區的分子間的相互作用(但不破壞晶區),導致纖維溶脹,鏈段淌動性加強🏄🏿📩,促進染色進程👩🏻‍🎤🧔,提高染色效果🥰。

該文收稿日期19870629👨‍🍼,刊出時陳仰三教授已故。

之後,《華東化工學院學報》(1989年第15卷第6p762-768)上刊登的“陽離子緩染劑對腈綸染色性能的影響”(精細化工系💴👶:毛允萍、王雪梅🧑🏻‍🦼👨🏼‍🔧、陳仰三)一文提到🗜:實驗用到的腈綸紗線為上海金山石化總廠生產等。

王雪梅老師19637月畢業於我校有機染料及中間體專業,19909月晉升為副教授。

陳仰三父親是舊塾知識分子出身👨‍🏭,後入基督教中華聖公會作傳教士,故他從小學到大學的學業全部在教會學校完成🏔,英語自然很好。1936年暑假陳仰三大學畢業後,在安徽蕪湖廣益中學當英文老師🤾🏼🤷🏽‍♂️、在武昌文華中學當化學老師。1938年夏抗戰的戰火逼近武漢,陳仰三無奈輾轉嶽陽、昆明✍️、壘允避倭寇,謀零職。1940年秋,在桂林的廣西省立醫學院化學系教了一年書。19419月去四川長壽中國火柴原料廠任氯酸鉀工場管理員3個月。1942年初至重慶李家沱慶華顏料化學廠任研究員🤹‍♀️、工程師、副總工程師🙇🏼🧖🏻‍♀️,歷時3年零4個月。19459月,經考選被國民政府經濟部派往美國CalcoBristol😕、Monsanto👎🏻、Verona等廠研習工業染料製備🏛。19478月回國後任慶華顏料化學廠上海分廠工程師。19486月至19509月,任上海慶裕化工廠工程師🙋🏿‍♂️、廠長。之後🧘🏼,任上海潤華化工廠🏊🏽‍♂️🤽‍♀️、上海太孚化工廠總工程師、廠長🎖🚴🏻‍♀️。195210月🧑🏼‍🎓,轉至華東軍政委員會重工業部化學工業管理局上海化工設計室(江西中路漢彌登大廈)任工程師,曾負責偶氮染料的試製(在上海化工廠進行)。19542月,該設計室奉命遷往北京👋🏿,組織上原擬陳仰三調往沈陽染料綜合研究所工作,後考慮到他的健康狀況🤾🏼‍♀️,照顧他到我校從事染料專業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據查,當年上海潤華化工廠是專營染料和中間體的,可相關產品陳舊加上經營不善,面臨倒閉危機🖐🖇。此時,適逢陳仰三研製的納夫妥棗紅染料(Fast Garnet GBC Base)獲得成功🚍,使該廠轉危為安⛹🏿‍♀️,取得了市場供不應求的新局面。

實際上,陳仰三解放前已是我國染料製造業的“老資格”了🖱,對硫化染料😣、冰染染料(一類偶氮染料)等的生產,以及解放後增感染料、陽離子染料等新型有機染料的研製都是“捷足先登”的“吃螃蟹者”👨🏻,並有相關高質量研究論文問世🫒。1958年,他還與張壯余合編了高等學校教學用書《染料應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圖片說明:20160528本館從孔夫子舊書網上購得

 

 

順便一提🐹,陳仰三任職我校染料及中間體教研組期間📊,陸靜蓀(1897-1974)教授是主任。陸教授1935年獲英國利茲大學染色化學專業碩士,回國後歷任上海恒新染料廠廠長、復旦大學教授、華東化工學院教授👦,專攻染料化學,是我國染料化學專業的創始人🐺🕵️‍♂️。著作有《染料化學及工藝學》等🌸。

註:

原化工部大院(北京)建了中國化工博物館🤙🏿,20160519該館周傳榮等來館了解“陳仰三教授從事陽離子染料的研製工作💂🏻,促進腈綸染色的發展🏌🏿‍♀️,填補合成纖維配套染料的空白”的內容,擬在博物館內展示🛶。由此引出本文的考略。

 

 
沐鸣娱乐专业提供🙍🏿‍♀️:沐鸣娱乐🙆🏽、沐鸣沐鸣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娱乐欢迎您。 沐鸣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