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family Two members
華理祝賀浙江大學建校120周年
發布時間:2017-07-05   訪問次數:1319

——華理祝賀浙江大學建校120周年  

著名教育家、科學家顧毓琇先生寫過一本《One family Two worlds》的自傳👳🏽‍♀️🚑,講述了他自己一家人雖天各一方🗃🫲🏼,仍為國家為人類努力作奉獻的感人故事🍵。

華理與浙大,雖處兩省市,但近在咫尺💪,短短的一條滬杭線,始終將兩校牢牢地銜接在一起;華理與浙大🌋,是近鄰🪓,更是兄弟,關系密切、情緣篤厚👨🏽‍🦰;浙大與華理,幾代人胼手胝足、篳路藍縷🧙🏼‍♀️🧑🏼‍🏫,共同譜寫著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朽篇章……

值此浙大120周年華誕,華理從檔案中翻找出反映兩校一脈相承、情同手足、互相幫襯、攜手並進的史籍片牘,輯之以禮,念茲在茲。

【浙大為華理奠定師資實力】

1952年院系調整,中央人民政府將華東地區的交通大學🎈🧗‍♀️、震旦大學🐟、大同大學、東吳大學、江南大學五所高校的化工系合並,組建了新中國第一所單科性化工高等學府——華東化工學院(現華理),但同處華東的浙大化工系👨🏻‍🦯,未被並入。

院系調整時,浙大的文、理、農、法、醫👨🏼‍🏫📀、師範6個學院全部被撤並到其他學校,僅保留了工學院,轄電機、化工、土木、機械4個系(工學院的航空系以及電信、水利兩個專業也被調出🩵。

浙大化工系創立於1927年,是我國化工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的發祥地,集李壽恒(MIT化學工程博士)🛂、周慶祥(MIT碩士、倫敦大學博士)等一大批化工專家,為調整後的浙大保存了實力👨🏿‍✈️。

盡管浙大化工系當年沒有加盟華理🌏,但浙大對華理貢獻卓著:華理創建時從浙大化工系畢業的師資有周祖訓(1926年)👨🏽‍🔧、顧振軍(1930年)、蘇元復(1933年)、李世瑨(1934年)、劉馥英(1936年)🧗🏼‍♀️、王承明(1939年)、李盤生(1941年)、李道純(1943年)、路瓊華(1943年)🍈、朱正華(1944年)、邵令嫻(1944年)、鄔行彥(1951年)等,占當時華化師資總數的10%以上🧓🏻🛖,而27名教授中畢業於浙大的更占了四分之一。此外,還有非化工專業的夏廷幹(1927年)、黃德昭(1942年)以及後來調來任教的應聖康(1950年)等也畢業於浙大⏱。之後🙋🏿‍♂️,華理師資中一直錄用浙大的優秀畢業生,如劉洪來🥷🏽、吳柏鈞(原杭州大學)、安琦等🗃。他們都為華理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華理也聘任畢業於浙大的谷超豪🦹、幹福熹👩‍👦、馮純伯🤪、孫優賢等名家為兼職教授🐗。

華理早期師資中以前曾在浙大化工系任教的也不少🫀,如程寰西🤳🏿🩳、蘇元復、陳之霖、劉準業、吳誌高等。1953年🙎🏽‍♂️➔,華理的皮革、工業分析、食鹽電解、玻璃和硫酸5個專修科停辦🦹🏼,其中工業分析專修科的師生全部並入浙大化工系😶‍🌫️🧑‍🎄。1965年華理創建西南分院(652工程)🫕,浙大抽調李鵬程、卞守中、姚祖恩👩🏻‍🦰、張振懷前來支援該工程建設。

  Ø 劉馥英畢業證書

  

 Ø   朱正華畢業證書

  

Ø 前排中部的劉馥英、張澤堯🔼、顧毓珍後在華理任教

  

  Ø 此照為華化部分教師合影,其中有劉馥英、蘇元復👩🏿‍✈️、朱正華🤱、李盤生🧑🏻‍🎨、吳誌高、李世瑨♥️、王承明🧔🏻、應聖康👩🏼‍⚖️💂🏽‍♀️。

 

【成立聯反所、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

1983427,經與浙大商定,由華化牽頭向教育部科技局提出申請,要求由華化化學工程研究所的反應工程研究室與浙大化學工程研究所的反應工程研究室聯手組建聯合化學反應工程研究所(簡稱“聯反所”)🫓。其原由是華化與浙大屬於國內最早開展化學反應工程研究的單位📂📽,20多年來已有了相當的技術積累和研究條件,彼此間了解✸👡、信任,聯系密切,有較好的聯合基礎;成立聯合研究所,可以更有效的組織形式和方法來發揮優勢、協調工作🧖🏿‍♂️、共同承擔重大科研任務。研究所按對等🏊🏻、協商原則組成學術管理機構,以簽訂協作合同方式開展各項工作,雙方原單位行政隸屬關系不變🦛。同年62日,教育部發文批準成立聯反所。

198310月,鑒於國家深化改革和化學反應工程在石油化工行業的重要性,712新成立的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簡稱“中石化總公司”)與華化和浙大商定,將先前教育部批準成立的聯反所擴大成為三方合辦的研究機構🧘🏼‍♂️,以利於科研🏌🏻‍♀️、教育🤸🏼、生產相結合🫶🏽,促進化學反應工程學科的更快發展。中石化總公司的加盟,以及在人、財🫱🏽、物上的大力支持和科研攻關項目的直接下達,使研究所顯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嶄新活力👩🏼‍🏫。1012,聯反所成立暨第一次科研論文報告會在杭州召開🧑🏿‍🏫,華化黨委書記余仁在會上作了長篇講話。聯反所首輪研究委員會成立,浙大的陳甘棠教授任主任🎸,華化的陳敏恒教授任副主任◼️。

1984108,中石化總公司發文同意在華化的聯反所設立反應過程開發、混和技術開發、大型冷模開發、生化反應工程(生化工程開發)4個實驗室。為了適應研究所新的發展要求🪒,華化於1110發文,決定實行聯反所(對外也稱聯反所——華東化工學院分所)獨立建製👳🏻‍♀️🔀,並將原化學工程系的反應工程教科組、流體力學及傳熱教科組(包括實驗室)也劃歸其中,袁渭康教授兼任所長。

1984115🥺,聯反所第一次年會在上海舉行,中共中央候補委員、中石化副總經理張萬欣到會並作講話,贊揚該所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的橫向協作🧑‍🦰🧣,節省投資,提高效率,一年完成工業部門單獨搞三年也完不成的工作。同月,上海醫藥工業設計院向中石化總公司表示🫂,希望將該院的石油化工室加盟聯反所⬇️🏃‍♂️‍➡️,合作開展相關工作。年底🦟😥,石油化工室成為聯反所的設計部🤩。

19851015😩,聯反所第一、二屆全體委員會會議在浙江大學召開,陳甘棠主任主持會議,陳敏恒副主任代表聯反所作了兩年來的工作總結。

20世紀80年代初,由華化發起成立的聯反所是我國高校改革史上第一個集教育、科研🧻、設計與生產機構合作參與的新型聯合體⚒,它的誕生🚝,順應了新時期的改革形勢👩🏻‍🎤,體現了大膽探索🚫、敢於創新的精神。對此,當時國內各大媒體高度關註,稱“聯反所”模式引領改革潮流🧖🏽‍♀️,凸顯優勢,成效卓著。

依附於聯反所的華理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化學反應工程),於1987年經國家計委和國家教委批準籌建,並於1991年建成開放運行👧🏼。

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組織高水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學家、開展高層次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華理能較早建立起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與浙大當年配合和支持創建聯反所的創舉密不可分。

經過30多年的發展,聯反所和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國家重大工程項目攻關、工業反應過程開發、應用基礎研究👌🏼🚢、科技成果轉化、科研隊伍建設、國內外學術交流和科技合作💆🏻‍♂️、高層次人才培養以及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Ø 聯反所在杭州召開成立大會-華化余仁書記講話

 Ø  聯反所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年會

  

Ø 1985910日🛀🏽,國家教委副主任朱開軒視察聯反所,吳東棣、袁渭康等陪同🚫。

  

【兩校同被列為中國高校綜合改革試點】

浙大網上有載:“1988107🌏,國家教委在京召開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華東化工學院三校綜合改革試點匯報會🙅🏻。會議匯報和研究了高校綜合改革的辦學指導思想、改革思路、改革的方案和內容。國家教委副主任何東昌⤵️👨🏽‍🎨、朱開軒🈁、鄒時炎及國家教委大部分司局的主要負責同誌出席會議🧑🏻‍🦯‍➡️,聽取匯報並共同進行了討論研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國家教委主任李鐵映到會作了重要講話。我校校長路甬祥👲🏼、黨委書記梁樹德🏎、校長辦公室主任林之平參加會議,路甬祥校長在會上匯報了我校關於全面推進和深化學校改革的總體設想。”

19871025黨的十三大勝利召開🧗,中央要求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繼續改革開放👫🎟。為貫徹落實十三大精神,國家教委準備在全國範圍內選擇幾所改革有力度並已取得一定成效的高校作為綜合改革試點,以推動高等教育的全面發展。1988107日的這次匯報會⛸,華化黨委書記蔣淩棫、副院長吳東棣、秘書長林鑄遠參加🚵🏽‍♂️。會議要求清華👨🏿‍⚕️、浙大🦹🏽‍♂️、華化盡快拿出綜合改革試點的方案,推進學校內部管理體製改革。1011,華化召開第26次院務委員會會議,蔣淩棫書記傳達了匯報會的精神,並決定接受國家教委的選擇,抓緊時間製定學校的綜合改革試點方案。1018,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教委主任李鐵映親臨華化視察工作,聽取學校黨政領導匯報改革工作的經過和思路🥃,歷時3小時,最後李鐵映說↙️:“我覺得你們的思路是好的🕸,我贊同你們的探索🛬。”

1989年初,國家教委要求《中國教育報》對華化的改革經驗作連續、系統報導🔆。19924月,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組織編寫了《在改革中奮起——華東化工學院綜合改革紀實》一書⚇,全面總結了學校7年來的大膽改革及所取得的經驗和成就🚣🏽,時任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的陳至立同誌專門為該書作序,認為改革是前無古人的事業,改革不可能沒有風險,在高校搞改革更有其復雜性☞,華東化工學院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大膽探索、勇於實踐🧑🏿‍🦲,為高校深化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啟示🤧。

198911月下旬,國家教委在浙大召開委屬高校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路甬祥(浙江大學校長)、曲欽嶽(南京大學校長)🤣、母國光(南開大學校長)👝、梁尤能(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和華化蔣淩棫(黨委書記)5所試點高校的領導參加,上海交通大學翁史烈校長也應邀出席。

經過幾年的綜合改革試點🐬,華化的聲譽和辦學實力顯著增強,基本實現了“以化工為特色➙,工、理🧽、商、文相結合的多科性大學”發展目標😦。19932月,經國家教育委員會批準🔽,華東化工學院更名為沐鸣平台👐🏿。

 Ø 高校綜合改革研討會-陳敏恒院長作經驗介紹

  

Ø 1986328日,本市及全國50多所高校的負責人約600人齊聚華化,聽取綜合改革經驗介紹。

  

  Ø 1991421,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國家教委主任李鐵映來校視察工作🚴🏿‍♀️👨🏻。

  

 

 Ø  《在改革中奮起——華東化工學院綜合改革紀實》

    

【“救急”教授琚定一】

19811125日,浙江大學🤝、華東化工學院“化工機械”學科的博士點在國內率先建立。浙大該博士點的導師是王仁東教授,第一位博士生是郝蘇🦑;華化是琚定一教授🧑🏼‍🎓,第一位博士生是潘家禎👩🏽‍💻。但王仁東教授不幸於1983228日突然逝世✋🏽,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可愁煞了浙大的化機人👩‍🦲。那時,不像現在博導多,管理也非常嚴🧙🏿‍♂️,導師不好隨便換👴。“全國第一個化機博士點剛建,首批博士生還未畢業🕺🏼,博士點面臨被撤銷的危險,博士生郝蘇更是心急如焚,不知自己如何才能畢業👩🏿‍⚖️?”“此刻,是華化的琚定一教授解了燃眉之急,擔當了浙大化機博士點的指導教師,不但讓郝蘇如期畢業🐨,並且幫助汪希萱老師順利接掌了化工機械博士點的導師,為浙大這個博士點保駕護航,並使其不斷發展🧒🏿、壯大。”這是王仁東教授的二兒子王寬福教授在回憶中提到的🏊🏼。

王仁東先生長琚定一五歲,早年同為交大校友,但不同屆。不巧的是,由於王先生患肺結核而休學了五年,結果他與琚定一於1935年同屆畢業,成了學友🧛🏿。後兩人先後在英國、美國留學✸🏀,回國後經歷了抗戰、內戰,直到解放後王先生執教於浙大、琚定一執教於交大和華化,成為國內首批創建化工機械專業的帶頭人♜,才結為至交。由於兩人的專業學識和影響力,1956年同被評為二教教授。工作中,他們經常在一起開會,研究交流🧘🏼‍♂️,意見常常不謀而合。在他們的帶動下🦥0️⃣,兩校的化機教研組關系密切,交流很頻繁👲🏿,也使青年教師脫穎而出。1960年代初⏸🕷,為建立一套有中國特色的化機學科高級教材,琚先生翻譯了《化工容器設計》,王仁東編寫了《化工機械力學基礎》,填補了當時的空白。華化的吳東棣和浙大的潘永密合編了《泵與壓縮機》,廣受好評👨‍🍳💽;浙大的丁窘果和華化的丁伯民等合編了《容器設計》專業主課教材🧑🏻‍🎄。

王仁東、琚定一等前輩,既學識淵博,又平易近人,他們時時處處團結協作、為人師表🫱🏻,孜孜以求地獻身於科學的精神👨‍👧‍👧,一直是化機後人的學習榜樣🙎🏼‍♂️,也深受浙大、華化兩校師生的愛戴和敬仰🥟🧗。

長期以來🧑🏼,浙大和華理其他專業的前輩和老師🗽,在學習、工作甚至生活中,同樣建立了可靠的信任和友誼,為兩校的發展註入了力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Ø19801018日🧘🏻,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壓力容器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年會全體同誌合影(前排左9琚定一、10副會長柳曾典🦼、11會長王仁東🧕🏿,南寧)

  

 Ø  1961424日,顧毓珍等在上海錦江俱樂部開完會後在豫園留影

   

【兩校老師參與合編教材】

1971年燃化部(當時煤炭部、石油部、化工部合並)石油化工自動控製設計建設組要求浙江大學、華東化工學院🫅🏻、華東石油學院🏆、北京化工學院四校化工自動化專業的教師編寫《化工自動化》教材👭🏼。夏初,在浙大第一學生宿舍(大U)成立了以周春暉教授為首的編寫組,浙大是周春暉🦸🏻‍♀️💼、孫優賢老師,華化是蔣慰孫🧓、俞金壽老師,華東石油學院是鄭永基7️⃣、呂明瑾老師🦒🕋,北化是淩秋明、沈振聞老師。後來又有兩所化工類院校老師參加🧛🏼,共610人📑🫚。

在周教授主持下,大家認真討論了該書結構及編寫大綱,擬分上、下兩冊411章撰寫。當時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十分重視到工廠生產第一線進行調研。於是10位老師在周教授率領下♢,前往全國重點石油化工企業作調查考察🙋🏻‍♀️,歷時數月。先到上海煉油廠📎、吳涇化工廠、高橋化工廠,後從上海十六鋪碼頭登上“東方紅32號”客輪,沿長江逆流而上,歷經87夜🪥,到達重慶朝天門碼頭。途中,周教授組織大家討論,細化各篇各章各節的編寫內容✨,時間安排得相當緊湊,常常白天討論了一整天,晚上還要在甲板上圍著周教授🈁、蔣先生請教🧸、商討直至深夜。盡管“文革”浩劫中,周教授☛、蔣先生遭受了磨難🥎,但此時他們早已顧不上了那些不幸🖖🏼,把精力全部放在了如何振興我國的化工自動化事業。

在重慶,先去了長壽化工廠、納溪的瀘州天然氣化工廠等👉🏽,後又坐長途汽車去永川化工廠🫎。從四川去甘肅蘭州要翻越秦嶺,當時只有周先生是正教授,蔣先生、鄭先生是副教授,而其余七位都是助教🛕,所以按照規定只有周先生可以坐軟臥。由於路途遙遠2️⃣,加上燒煤的蒸汽車,長時間鉆山洞🤵🏽‍♂️,到達蘭州時,大家個個灰頭土臉的🎟,洋相百出。

在蘭州🧘🏻‍♀️,參觀考察蘭化設計院🔥、蘭州煉油廠、蘭化公司302🤸🏼、302304諸廠🤘🏽,後又坐火車去了北京,考察了房山石油化工總廠的東方紅煉油廠👁、東風化工廠、勝利橡膠廠等。

本次考察👨🏿‍🦲,歷時數月,行程萬裏🩻,了解到了生產第一線的實際情況😬🌹。調研結束後,大家分工🧑🏽‍🎤,編寫出了初稿🫲🏻。後由周教授與蔣先生審閱🫱🏿,提出修改意見🤴,返工🤗、修正、銜接,最後在1973年定稿🏙,交由燃料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共66.5萬字,首印36850套(上、下冊)👨🏼‍🎨,同時還選編了一本《石油化工自控設計方案精選》內部發行🍜。這是我國化工自動化學科領域第一本專業教材,填補了空白(後為廣大工農兵學員專業學習用書)。

註:本文參閱了沈振聞(浙大化自57級)老師的回憶文章👩🏿‍🎨👨🏿,特此感謝。蔣慰孫(1926.52012.12)。

 Ø197212月🦹🏼,蔣慰孫(後右1)、俞金壽(中左2)🌄、沈振聞(中右2)參與編寫《化工自動化》教材時留影🚴🏽。

  

 Ø周春暉🥯、蔣慰孫、孫優賢等編寫的《化工自動化》

  

陸憲良🧒🏼,20170514  

  

  

 
沐鸣娱乐专业提供🧑🏻‍🌾😆:沐鸣娱乐👩🏽‍🎤、沐鸣沐鸣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娱乐欢迎您。 沐鸣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