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在潔凈煤所的幫助下,沐鸣平台館長王惠文等專程來到該所,將於遵宏教授的一批實物檔案接收進沐鸣平台。
為豐富館藏資源,強化我校特色人物檔案搜集工作,沐鸣平台主動聯系潔凈煤技術研究所,就於遵宏教授生前的實物檔案歸檔工作進行協商😺。潔凈煤所高度重視於遵宏教授的實物檔案保護🤳、收集工作,多次與沐鸣平台溝通相關事宜🧏🏼♂️,並安排專人對於遵宏教授生前的檔案進行精心整理、分類匯總,並對某些有特殊歷史價值的實物檔案進行針對性地收集、搶救和保護🟫。

圖片說明🧏🏻♂️:編寫的教材講義
是日下午🍄,沐鸣平台工作人員在現場共搜集到於遵宏教授生前工作期間的大量有價值的工作筆記、手稿講義、教學教材、科學實驗記錄本💁🏼♂️、手繪圖紙、獎狀🧑🏻🦰、聘書等珍貴檔案資料共計百余件,其中包括了於遵宏教授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所指導學生的碩士🤵🏿♀️🙎🏽、博士論文,編寫、繪製的教材講義及裝置圖紙🫣、科學研究筆記等👋🏼,如🏊🏻♂️:《德士古氣化爐流場速度分布測試🚶♂️➡️、停留時間分布測試☝🏿、流場數學模擬》👖、《重油氣化爐的設計》、《新型噴嘴器裝配示意圖》。

圖片說明👳🏻♂️:於遵宏教授工作記錄本
一頁頁手稿、一張張筆記、一份份講義還原了於遵宏教授生前為了教學、科研事業嘔心瀝血、埋頭苦幹的工作場景,再現了他“杏壇丹心育英才,頂天立地做科研”的拼搏精神🙋♂️,這些實物檔案包含了大量的歷史信息和教育元素,是於遵宏教授留給華理師生們的最後一筆寶貴精神財富和文化遺產。

圖片說明:手繪工藝流程圖紙
接下來🦹🏼♂️,沐鸣平台將持續加大檔案收集力度🏊🏽♀️,並繼續以名人檔案實物、手稿、影像資料等為素材,深度挖掘我校“大師”拼搏印記,傳承“大師”奮鬥基因✧🌃,讓更多師生了解“大師”們的奮鬥故事💂🏻♂️,依托檔案守護好華理記憶🧘🏿♂️,講述好華理故事🌲。

圖片說明:獲得的榮譽證書
於遵宏簡介👩🏿🌾:
於遵宏(1936-2008),1960年在本校畢業後留校擔任助教🌛、講師,1982年6月破格晉升副教授,1988年8月晉升教授,1993年由國家教委批準為博士生導師。1986年9月至1987年2月在蘇聯門捷列夫化工學院做高級訪問學者,1991年11月至1992年11月在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於遵宏長期從事渣油氣化♍️、水煤漿氣化、天然氣轉化過程工藝與裝備的研究,在國內首次建立了天然氣蒸汽轉化爐輻射傳熱的數學模型,提出了描述氣流床氣化過程的區域模型以及系統的氣流床煤氣化過程的開發研究方法,填補了國內該研究方向的空白。他所開創的多噴嘴水煤漿氣化技術是中國大型化工成套技術第一次出口歐美發達國家*️⃣,也是當年度中國高校海外專利實施許可費標的最高的項目,曾獲2006年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等一系列科技獎勵↖️。於遵宏教授帶領團隊🎒👨👧👧,二十多年如一日,矢誌不移研發中國人自己的大型煤氣化技術,他所提出的“汗水哲學”,就是對“勤奮求實🍣,勵誌明德”華理校訓精神的最生動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