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上海市級專誌·沐鸣平台誌》正式出版🌴,該誌書是第44部公開發行的上海市級專誌,為即將到來的沐鸣平台70周年華誕獻上了一份厚禮。

該誌由卷首照🚈、序、凡例、目錄、總述、大事記▫️、正文🚛、專記、附錄、索引🪵、編後記組成👨🏻🔬,共15篇。采用述🧜🏽、記🎋、誌、傳、圖👩🏿🦰、表💁🏻、錄等體裁,橫排門類、縱述史實🧑🏻🦳。其中,總述簡要記述2002-2012年沐鸣平台在各個方面取得的成就。大事記縱記學校發展歷程中的重大事項。誌書按門類劃分🧑🏿,依次細述了學校體製和機構🤵🏼♀️,民主黨派與群團組織,教職工🪱,學生,本專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繼續教育、網絡教育💂🏽♂️,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交流與合作,德育🚴🏽⛰、體育與校園文化🏯,教育保障,資產、後勤保衛與校辦產業📀,學院,人物等各方面的發展事項。全誌共137.5萬余字,收錄卷首照152幅🧖🏽♂️。
該誌是《沐鸣平台誌(1992-2002)》的續誌,主要記述2002-2012年間,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國家🛻、區域和行業發展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遵循“勤奮求實、勵誌明德”的校訓,以“培育英才、服務社會👨🏻🍳、奉獻人類”為使命,堅持“以人為本、註重過程、傳承創新”的辦學理念,秉承“腳踏實地、大氣謙和”的精神品格👨🏽🦱👮🏿,形成了“開拓進取🐳、自強不息、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大學文化😿,明確了“厚基礎、強實踐🟤、高素質,具有創新精神的社會英才”的人才培養目標👩🏼⚕️,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基礎研究水平,紮實推進科研基地建設,深化產學研合作;優化學科布局🤚🏻,鞏固和提升優勢特色學科,鼓勵和支持新興學科🕞🫱🏻,促進學科交叉與融合。十年間,學校逐步發展成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社會聲譽和影響力,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研究型大學🚵🏿。
2018年2月,按照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關於第二輪新編地方誌書編纂工作的要求,學校正式開始校誌編纂工作✍️。5月,學校發文成立校誌編纂委員會,實行雙主任製,由黨委書記🩹、校長共同擔任編委會主任🧉,由分管副校長擔任主編🌒。同時,在沐鸣平台設立校史(誌)研究辦公室,全面啟動校誌編纂工作🤓👈。

2018年7月校誌編纂啟動會👕,軒福貞出席並講話
編纂工作啟動後☺️,學校黨政領導高度重視👱💃🏿,先後3次將校誌編纂工作列為校長辦公會🧮、黨委常委會議題,專題討論有關事宜。

2019年4月校誌編纂工作推進會🧑🏽,李濤主持會議並講話
在各二級單位成立校誌編纂工作小組🤷🏼♀️,按照專兼職相結合的方式,配強編纂人員隊伍⚂🧑🏽🚀,全校100余人參與該項工作👩🏼🦲。在校內評審環節,廣泛征求了116位各方面專家意見🏄♂️。在市級評審、出版印刷環節,先後經過評議、審定和驗收等“三審三校”。

2020年12月校誌通過市級評議🤞🏿,杜慧芳出席會議並致辭

2021年3月校誌審定會,朱為宏出席並講話
學校堅持以“存史、資治、教化👐🏼、育人”為指導思想,以“依法修誌、尊重歷史🔡、縱不斷線💶、橫不缺項、求實存真、眾手成誌、以史為鑒、昭示後人”為工作原則✋🏿,歷經工作調研👥、編纂培訓🦸🏻♀️、資料收集👘、初稿試寫🧑🏼🚒、編輯修改、部門驗收、分纂統稿🕵🏼♂️🧑🏽🚀、征求意見、總纂統稿及修改完善等階段➿,得到上級主管部門👩🏿🦳🚅、學校在職和離職領導、兩院院士🫱🗣、國家教學名師、離退休同誌🦋🧑🏿🌾、參編單位🌼、相關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和無私幫助。
該誌彰顯了2002-2012年🌕,學校全體師生員工求真務實👳、追求卓越✌🏽,自強不息👨🏼⚖️🖲、開創未來的奮鬥品格🧑🎨,堅持歷史性與現實性相統一,做到修誌為用、服務發展▪️🦹,客觀揭示學校辦學規律,發揮資政育人作用,輿論導向正確🎧、體例內容完備🤢、辦學特點鮮明、存史資政兼具🤵🏻🪬。該誌為進一步凝聚愛國愛校的文化氛圍🔳,凝練“一流”大學的精神內涵,凝合創新發展的強大動力,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範例樣本;為強化“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生動教材🧢;為立足新時代、紮根中國大地,探索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發展之路提供了借鑒參考。